舆情信息也被称作社会舆情信息,属于社会信息范畴之内,是经过公众意识而产生,能对社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消息、情报、讯息等形式的总和。是对舆情的一种描述和表现,是指在公众对社会态度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利用、报送和反馈的信息运作过程,其间用客观反映舆情状态及其运作情况的资讯、数据、音信、情报、信号和指令等。
舆情信息是反应舆情的状态及其运作情况的载体,舆情信息工作包括对舆情的收集整理、分析加工后形成的表现形态,如文本、视频、音频等形式,是反映出公众社会态度的表现形式材料,其中最常见的形式便是文字为主的书面材料。它是比较特殊的一种信息,只有经过人们接受信息后所产生的普遍看法和认知才算是舆情信息,比如能够造成社会恐慌的传染致病源,它在舆情信息传播中仅是产生社会影响的因素,而能够引起公众的不安而形成恐慌的某种公众社会态度、看法和意见,才是真正的舆情。
进而将这些态度、看法、意见等进行收集整理形成的文字材料就是舆情信息。舆情是由于社会影响因素而引发的公众社会态度,是一种随时存在且跟随影响因素而变化的客观存在。而舆情信息是经过人们有组织、有目的对舆情进行针对性采集,并经过加工形成的专门对特定舆情状态及其变化情况的描述和表现,是舆情的一个部分或一个侧面。
所以,舆情是客观完整的且普遍存在的,舆情信息是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舆情信息的传播是事件对公众的思想产生的影响,在宣传报道中舆情信息是报目标对人们产生的启迪和宣传目标公众有什么样的思想反应。舆论场是由若干的刺激因素相互作用,使部分公众形成相同意见的时空环境。
影响舆论场需要三个要素,同一空间的人群数量密度和人群交往频率、舆论场的开放度、舆论场的渲染事物和气氛。在舆论场中人们的意见经过交流、组合、调整、选择,会相较于普通环境中更强的加速舆论的蔓延趋势。
舆论场中标签化的舆情事件会刺激公众对事件的关注、扩散、讨论等行为,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事件的热度,尤其表现为越具备社会高敏感性的标签越能刺激并引起公众的围观和讨论,比如贫富差距、弱势群体相关的各类社会利益与情感的社会性标签。
通过舆情信息构建起的舆论场将有效刺激舆情的发展和演变,促使事件不断受到公众的关注和参与。网络舆情传播集合了各类舆情信息传播特点,如微博的热门话题及各类媒体、记者发布的相关信息,经过意见领袖的引导能够使舆情信息获得二次传播和多次传播的赋能,在更多的网络公众不断的参与、评论十分容易形成群体极化和规模效应等状态。
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往往都会存在有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比如简单的利用新媒体与意见领袖资源开展实施议题设置、协同过滤、首因效应、刻板印象等策略,进一步形成如沉默螺旋、规模效应、群体极化等效果。这些利益者还会根据涉事方的应对策略使用舆论波运动,将舆论形成波浪式的传播趋势,使涉事方难以应对或疲于应对。